7月25日,普陀副区长王珏走访甘泉路街道、长征镇爱心暑托班,观看第一期爱心暑托班结业仪式,并与孩子们亲切互动,慰问暑托班志愿者、班主任。
第一期普陀区小学生爱心暑托班在10个街镇开办,共招收974名小学生,累计开展约2400课时活动。各街道镇积极创新,精心策划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为孩子们开启了健康、充实且多彩的暑期生活。
科技探索,启迪智慧
在长征镇爱心暑托班的“智趣AI乐园”课堂上,孩子们与“爱因斯坦”“苏轼”“达芬奇”等AI智能体对话,探索科学、诗歌与艺术的跨界融合。
石泉路街道爱心暑托班的“识百草”活动借助古代民间传说以及定格动画的形式,揭开中草药的神秘面纱,让孩子们通过观察麻黄、薄荷等23味药材,感受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桃浦镇爱心暑托班的国际象棋课则化身“思维战场”,老师带孩子们认识棋盘和棋子,生动讲解“车横冲直撞、兵勇往直前、皇后最厉害”的规则。随后,老师演示如何布局、进攻与防守,小棋手们运筹帷幄,在“落子无悔”中锤炼策略与耐心。
传统艺术,魅力传承
科技点燃探索热情,而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样在暑托班中熠熠生辉。
甘泉路街道和长风新村街道爱心暑托班的皮影戏课堂上,老师带领孩子们走进古老民间艺术世界。孩子们既学习剪裁彩纸、操控竹棍,让孙悟空、猪八戒在幕布上“活”起来,又通过《猪八戒背媳妇》的集体表演,亲身体验“光影魔术”的千年智慧。
“为什么反着刻的字能印出正的呀?”万里街道爱心暑托班的“活字印刷”课同样精彩,老师讲解活字印刷原理时,孩子们对“反向变正向”好奇不已。动手环节,孩子们捏着墨辊在墨盘打圈,让墨色均匀裹在辊上,再往反字模上推,随后铺好宣纸按压。当揭开宣纸,字体呈现,孩子们举着作品,在墨香与纸韵中,触摸到古老技艺的温度。
宜川路街道爱心暑托班的“粽编”活动开启了孩子们指尖上的非遗启蒙。通过“一折一穿一拉”,粽叶在孩子们的手中化身灵动的小鱼。孩子们触摸到了草木成艺的智慧,织出文化传承的韧性与创意。
军训磨炼,成长蜕变
从静心创作到体能锻炼,暑托班同样注重意志品质的塑造。长寿路街道爱心暑托班的军训课上,老师带领孩子们学习军人基础素养,从“稍息、立正”到“敬礼与礼毕”,口令铿锵,动作整齐。孩子们不仅掌握动作要领,更体会到团队精神和昂扬向上的意志品质,为成长注入坚韧力量。
真如镇街道爱心暑托班的军训体验课别具一格。教官通过“木头人挑战”“影子游戏”等方式,引导平均年龄8岁的孩子们学习“立正”和“一二一踏步”。下课铃响,孩子们主动排队、敬礼,自觉收椅子、牵手约定一起进步。这堂军训课,让孩子们在蜕变中确信“我能行”。
曹杨新村街道爱心暑托班的“少年军校”课,部队军官“上门送训”。孩子们开展站军姿、停止间转法、走队列等训练,不仅学习基本队列动作与军事技能,沉浸式体验军人日常,还深刻领悟国防建设重要性,厚植爱国情怀。
志愿同行,温暖相伴
在爱心暑托班的每一处角落,总能看到志愿者忙碌的身影。他们用专业与热忱搭建起成长的桥梁,以青春之力守护童心绽放。
就读于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的李曜坤,从大一至今已经参加了三期寒暑托班的志愿服务。从初时的青涩到如今的从容,李曜坤激动地说:“这段志愿者经历不仅丰富了我的大学生活,也让我更加热爱教育事业,坚定了未来从事教育工作的决心。”
从清晨签到时的细心叮咛,到课后整理教室的默默付出,志愿者的每一天都平凡而充实。志愿者张艺霖在积累实践经验的同时,心灵也得到成长。“中午给同学们分发午饭,看着孩子们吃得开心,工作的疲惫也一扫而空。鼓励孩子们自由表达,看到他们为作品自豪,我感到无比满足。”志愿者杨馨怡也深有感触:“每一次俯身倾听与真诚对话,都让我更深切地体会到服务他人、回馈社会的意义所在。”
嘉旺网-个人炒股配资-散户炒股怎样加杠杆-手机上买股票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