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蒙苏经济开发区,一座依托当地丰富风能、太阳能及土地资源的绿色零碳产业园正在崛起。这里突破传统煤炭产业发展模式,将零碳光热、光伏、风电、绿电、余热等能源,通过耦合储能系统和智能物联网,实现碳排放的大幅减少或零排放。
8月1日,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跟随“同心筑梦·共谋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媒体内蒙古行联合采访活动来到位于零碳产业园区光热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区内的百川光热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上,一块块反射镜产品正依次经历磨边、清洗、镀银等工序,将为全球光热领域客户提供具有一流品质的太阳能热发电曲面及平面聚光反射镜产品。
早在2018年,上海电气与ACWA Power公司在上海签署迪拜水电局光热四期700兆瓦电站项目总承包合同。该项目所需反光镜中,有30%正是在百川公司三号厂房的生产线上完成生产的。
光热发电是一种利用聚光反射镜将太阳光聚焦在集热器上,并将其产生的高温热能通过驱动蒸汽轮机转化成电能的技术。与传统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不同,光热发电最大的优势在于可利用熔盐将能量储存起来,使其电力输出平稳,可做基荷电源、可为整个电力系统调峰、调频。
百川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窦怀新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目前光热发电存在成本较高的问题,相较于光伏发电,其度电成本约是光伏的1—2倍甚至2—3倍;与火电相比,光热发电成本与之基本持平或略高。
“因为光热发电系统主要是将火电中燃烧矿物燃料的锅炉替换为聚光集热装置,并增加了前端聚光环节,其他原理基本相同。”窦怀新表示,兼具火电平稳供电特性与支撑能力的光热发电,未来将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与优势。
他向记者回顾了光伏发电的发展历程,约8—10年前,中国首个位于鄂尔多斯的光伏特许权项目电价高达3.42元/度,经过十年产业化发展,如今光伏度电成本已降至0.3—0.4元,降幅达90%。光热发电虽处于产业初期,但当前度电成本已控制在0.5—0.6元,起始成本低于早期光伏。预计经过5年左右的发展,光热发电度电成本有望降至0.3—0.4元,与光伏发电持平。
“光热发电从未想过要替代光伏发电或风力发电。”窦怀新介绍,在我国西北等地建设了大量百万千瓦级的大型能源基地,这类基地通常60%—70%为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剩余约30%采用光热发电作为支撑电源。通过这种搭配,当向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等地区大规模输送电力时,最终输出的电能可实现100%为清洁能源。据介绍,未来百川光热将立足于光热发电行业反射镜装备制造及系统集成领域,在鄂尔多斯继续推进零碳能源动力岛、零碳工业蒸汽利用、太阳能分布式供暖、“光热+”光伏风电储能综合能源项目的开发与建设,实现全产业链纵深布局。
嘉旺网-个人炒股配资-散户炒股怎样加杠杆-手机上买股票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